斐濟屬於南太平洋地區主要交通核心,航運業發達,蘇瓦港是重要的國際航運樞紐,是亞洲船隻往來南美洲、新西蘭的必經之路。
近年來,斐濟移民申請條件簡單,辦理周期短,適宜居住的環境,優美的自然風景等諸多優勢使得其成為熱門的移民國家。
斐濟首都蘇瓦是其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斐濟城市楠迪則是世界著名度假勝地;勞托卡是斐濟第二大城市,西部行政中心和主要港口。斐濟醫療體係十分發達,全國實行公立醫院免費醫療製度。
根據媒體報道,知名民調機構蓋洛普民意測驗中心最近公布了2017年末的調查,斐濟、哥倫比亞與菲律賓,在全球10大快樂國家排行榜中名列前3位!
蓋洛普民意測驗中心(Gallup)在全球55個國家進行的第41次依據淨快樂評分年終調查結果顯示,10大快樂國家排序依次為斐濟、哥倫比亞、菲律賓、墨西哥、越南、哈薩克斯坦、巴布亞新幾內亞、印尼、印度、阿根廷與荷蘭。
斐濟作為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國,已經不僅一次被蓋洛普評選為全球最快樂的國度。這次再次獲評最快樂國家,也證明了這一榮譽名副其實。斐濟人稱人間天堂,南太平洋的珍珠。斐濟地處南太平洋,靠近新西蘭和澳大利亞,處在經度180度,跨了東西兩個半球,因此又被稱為地球最東方又是最西方的國家。簡單地說,斐濟是最早見到太陽升起的國家。
斐濟最美的,莫過於五色海洋,如琉璃般的藍天,原始古樸雨林的村落,天真無邪的孩童,哈哈大笑的、皮膚黝黑的壯實男人,甚至還能見到一些長著胡子的女人,由此構成一張美麗的油畫。
全年氣候適中,沒有寒冷冬天,四季如春,少天災;為歐美人士知名的度假勝地,各類戶外運動、水上運動、旅遊,都深受全球人士喜愛,來此輕鬆享受純淨自然的休閑活動。
無種族歧視問題,各民族相處融洽,居住當地的新舊華裔近兩萬人,他們多居住在人口集中的都會區,華人習慣家鄉的衣食住行各方麵,當地都有,大家適應這些地方的生活習慣沒有問題。
純淨無汙染的居住環境,人口密度低,基本生活消費不高,當地的天然資源豐富,蔬果、海鮮類食材價格更是平易近人,人們通常過著知足恬靜的輕鬆生活。
斐濟移民優勢無論是海洋資源或礦產都很豐富,水力資源更是源源不絕,斐濟水在全球享有盛名,在美國,許多演藝紅星或政商名流,都愛飲用斐濟水。而這些都是環境移民的最佳選擇。
斐濟人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一群,無論走到哪裏,開心的斐濟人會咧著大嘴,笑嘻嘻地衝著你喊:Bula。Bula有問好、表達快樂情緒的意思。遇到如此好客的當地人,有回家的感覺,離開了,讓人不舍。
語言
斐濟的憲法規定了三個語言為官方語言,分別是英語、斐濟語和印度斯坦語(Hindustani)。其中,英語由英國殖民者所引入,印度斯坦語是居住在斐濟的印度族裔的主要語言,而斐濟語則是斐濟本民族的語言。
習俗
斐濟島上至今依然保有許多傳統習俗,如將深海中的魚群呼喚到淺海以利捕捉的神奇頌唱儀式、傳統的走火儀式等等,均是斐濟至今存在的神秘傳統。斐濟部落,維兜兜族少女舉行成年禮,要遭受螞蟻啃咬之苦。這代表,當地人希望她們能夠承受的住痛苦,同時也像螞蟻一樣團結。而提庫納族少女在成人禮上要剪去全部頭發隻在頭頂留一小撮頭發,此舉是為了表示傳宗接代 ,而那撮頭發適合祖先聯係的一個橋梁。同時,邊上有族人打鼓,吟唱。然後有專人拿針穿過少女的耳朵留下耳洞,如果為了防止小嬰兒將來不能安然度過成人禮,所以也可以提前穿耳洞是父母對孩子將來幸福生活的寄望。
部落文化
斐濟自古就是以部落為單位所組成的國家,又地理位置居中而成為南太平洋文化的十字路口,但斐濟人仍然保留著本身的文化,以小小區的形式取代傳統部落茅屋繼續生活著,每個小區擁有自己的首領,通常是最德高望重的酋長擔任,小區中大小爭執都可由公開的聚會來裁決。
重要節日
斐濟是一個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的國家,這裏的節日也同時兼顧到這兩方麵。而且由於受到多種宗教信仰和不同移民風俗的影響,這裏的節日有著不同的風格。每當重要的喜慶節日來臨,斐濟人民就會身著盛裝、舉辦各式各樣的儀式典禮。
斐濟無癌之國
斐濟政府對本國的生態環境保護高度重視,陽光、空氣、水源、土壤的品質都非常高,自然風光和生態環境屬全球最優,被稱為無癌國。
斐濟免費醫療
斐濟政府向居民提供免費公共醫療服務。緊急呼叫911。除牙科外,醫療、體檢、化驗和住院不收取費用,但登記和住院餐費需由個人支付。
斐濟英聯邦體製
斐濟目前的政治體製和法律製度是基於英國的普通法基礎上建立的。斐濟恢複英聯邦成員國身份後,將可免簽或快簽英、美、澳、加、日等百多個國家和地區。
斐濟資源豐富
斐濟得益於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除旅遊業外,漁業、農業和林業也相當發達,高品質的自然資源大多供往歐美及日本,為斐濟帶來巨大的收益。
斐濟幸福指數高
根據2014年民調機構蓋洛普調查指出斐濟是幸福感最強的國家,斐濟的受訪者中,有高達93%的人表示快樂。
斐濟免費教育
斐濟的教育係統曾基於澳大利亞、新西蘭的教學大綱設立。於斐濟F7畢業後,免考雅思入讀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大學。從國際學校畢業後可獲得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Scheme和ACT (Australian Curriculum)學曆。(國際學士學位計劃和法案(澳大利亞課程)
斐濟文教事業較其它太平洋島國發達,教育體製相當完善。與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一樣,學曆世界承認。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聯手一同提供了斐濟的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斐濟的教育係統曾經是基於新西蘭的教學大綱設立,該係統直到1989年才允許學生參加新西蘭的高中考試。但是目前已經被斐濟本地的學曆認證係統所替代。斐濟可以提供相對來說比較高水平的教育。
政府實行大學以下普及國民義務教育製度,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以上。2003年斐共有注冊學校1,404所,其中小學712所,中學157所,師範學校4所,技校63所。2012年政府教育預算支出將達2.57億斐元,同比增加900萬斐元,占政府預算支出總額的近10%。
斐濟中文學校
在斐濟有兩間中文學校,分別是蘇瓦的逸仙學校(Yat Sen School)和勞托卡的勞托卡中文學校(Lautoka Chinese School),前者包括中、小學教育,後者隻有小學教育。兩間學校均以英語為第二語言,並有相關課程。
斐濟公立學校
斐濟的公立學校遍布斐濟各個城市,隻要有人居住旁邊都會有家學校,斐濟政府在教育方麵是非常重視的,所以98%的斐濟公民都能接受免費小學到高中的教育。
所有的學校都是英語教學,教師一部分是斐濟當地的大學畢業生,一部分是是印度人,高中畢業後直接升入斐濟大學及學院就讀。
斐濟國際學校
斐濟有三間國際學校,分別在蘇瓦、南迪與珊瑚海岸。
斐濟蘇瓦國際學校
位於蘇瓦的這所國際學校是澳洲創辦,提供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IB國際課程,斐濟蘇瓦國際學校是一所通過IBO國際文憑組織認證的國際學校,從事IB教育長達41年。國際文憑組織(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簡稱IBO)成立於1968年,是唯一在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注冊的非盈利性國際教育和考試機構。
小學項目PYP於1997年開始實施,它的前身是國際學校課程方案,即國際學校聯盟(ISA)的小學課程。20世紀90年代,在IBO的幫助,形成了完整的課程構架,並1997年成為IBO的小學項目PYP。
中學項目MYP於1994年開始實施,它的前身為國際學校聯盟課程(ISAC),流行於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在IBO的幫助下,該課程在教學大綱和評估體係等方麵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宗旨是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使他們獲得參與全球化社會活動的技能、態度和知識。1992—1994年,IBO將這一課程進一步體係化,形成了自己的中學項目MYP。
大學預科項目DP於1968年開始實施,旨在為國際流動學生設立一個共同的課程,方便他們從一個國家轉學到另一個國家,並獲得世界各國大學的認可。其教育理想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富有人道主義精神的世界公民。崇高的教育理想、全麵的課程體係和嚴格的評估標準使這一課程很快就獲得了廣泛的認可,成為全世界國際教育的領跑者,其畢業生受到世界各國大多數大學的青睞。
該校實行全英語教學,教師均來自澳洲及新西蘭。學生畢業後可直接獲得IB國際證書,劍橋大學國際中學教育證書,澳大利亞首都地區第12年證書等國際認證文憑。IB文憑得到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所大學認可,IB課程的45分為最高分,及格分數為24分,分數在40或以上可申請常春藤大學,拿到36至38左右即有資格申請劍橋,牛津要求42+的成績,美國大約700多所大學認可IB成績,英國幾乎所有大學都接受IB文憑,加拿大數以千計的大學都視IB文憑為優良的入學資曆,澳洲全國各州所有大學和專業學院都承認IB為一個優良的入學資格,亞太地區排名全球200名的大學可接受IB文憑的學生,起碼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認為IB的權重超過A-Level。是通往世界名校的最佳跳板。
這些國際學校有來自35個國家的學生,在提供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更為青年學子塑造一個溫馨關懷的環境。講授課程包括,國際預科學士(含小學、中學與文憑課程)、劍橋大學國際中等教育證書、澳洲首都特區12年級學生成績分級暨大學入學參考指數(UAI)。同時也提供課程給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生。
斐濟實行公費醫療製度,各大城鎮均有條件比較好的公立醫院。在公立醫院,外國人亦可享受公費醫療待遇,但設備條件及所提供藥物有限。除牙科外,其他科看病、體檢、化驗、住院全部免費,但須繳納掛號費和住院夥食費。急診和救護車提供24小時免費服務。另外,斐濟也有私立醫院,醫療設備和病房等條件比公立醫院好,但收費較高。
斐濟的醫療服務質量差異很大。偏遠的醫療衛生狀況比較差,主要是由於昂貴的海上交通費用。糟糕的衛生係統和缺乏淡水供應是嚴重疾病產生的原因之一。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斐濟僅有50%的人口能夠獲得安全用水和恰當的衛生設施。城市地區的衛生水平為75%,農村地區僅為12%。